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澳門的青年朋友們歡迎來自兩岸四地的僑界精英,預祝你們在澳門有個愉快的旅程。
這次會議的主題是圍繞着世博會的,但你們大家過幾天就要去上海參觀了,我想世博會還是留給你們親身體驗吧。今天大會給我時間不多,我還是用這寶貴的時間與大家分享一下澳門回歸后這十年的情況,特別是回歸對澳門青年所帶來的改變。
你們當中有不少人以前曾經來過澳門,但也有部分是第一次踏足這個對我來講很美麗,很有韻味的小城市。十年前曾來過澳門的人士,相信已不再看到澳門昔日的痕跡了。可以說澳門回歸祖國大陸十年,從經濟、社會、文化等各方面都發生了變化。以前的澳門是矮樓房爲主,很少見到高樓大廈,現在到處是大型建築物,五星級酒店一座挨一座;澳門以前沒有太多的遊客,街道安安靜靜的像歐洲小鎮,遊客大多是香港的一些賭客和來自日本、東南亞、歐美的一些零零散散的遊客,現在滿街,特別是旅遊景點,都擠滿了遊客,而大多來自内地。澳門以前沒有太多購物特色,但現在手信店遍地,世界名牌到處可見,購物優勢很快可與香港媲美了。有些内地客人情願來澳門購物,因爲她不擁擠,而且不怕斷貨。以前澳門除了政府舉辦的文化,體育活動,可以說沒有其他太多娛樂活動,但今天,就在這裡的威尼斯人度假村,每週都可以看到出色的表演或體育比賽。回歸后,澳門加大了基礎設施建設,並在教育,養老,社會保障等方面加大了投入,居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升。2008年,澳門人均GDP達39416美元,與回歸前13844美元對比升幅幾達300%,首次超越香港,僅次於日本,在亞洲排名第二。
過去10年的迅速發展使澳門從一個漁港小鎮,蛻變成一個國際知名都市,在人們享受着這發展碩果的同時,新的社會問題也逐步出現,這些問題中的一大部分是我們青年人所要面對的。
首先,年青人面對就業抉擇這一人生題目。博彩業的發展為澳門提供了良好的就業市場。對年青人來説,想在賭場找一份相對來講較高收入而入職要求較低的工作並不難,因此不少年青人放棄學業,成爲荷官。做荷官並不需要高學歷,因此他們也失去了學習的動力,更有些已從專科大學畢業的大學生們,爲了要找一份高工資的工作而放棄自身的專業,寧願進賭場工作也不願意在一般企業從低做起。不少在賭場就業的年青人由於缺乏人生經驗及自我控制能力,很容易被賭場這個大染缸所融化,過去十年裏出現過不少年青荷官爲了償還賭債而不惜鋌而走險踏上犯罪歧途的案例,更有年輕賭徒輕生等事件。其實年青人應該把目光放遠,不應貪圖一時的工資高低,應該先增加自身的知識,學一身本事,這樣才可行萬里舟。博彩行業不是那裏都有的,萬一有一天澳門的博彩業不景氣了,試問這些只有派牌經驗而無其他經驗的人士又如何找工作呢?難道要30多嵗從頭學起?此外,太多年青人從事荷官行業對澳門的長期社會、經濟發展都存在著負面的影響。這裡由於時間關係我就不多講了。
再與大家分享一個話題,那就是年輕人的壓力問題。相信這個問題對臺灣和香港的部分青年來説並不陌生。
十年前的澳門是一個生活水準不高但很舒適的小鎮,人們生活簡單,日子休閒,工作上沒有太大壓力。這十年裏,隨著大量外資公司的進駐,新興賭場、酒店的落成,外來專業人才的引入,新的經營模式出現,大家的生活改變了,各方面的競爭開始加大。經濟發展也使房價物價持續增長,年青人在工作上和生活上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這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我們應該如何面對呢?是退縮、是放棄還是勇敢地面對這一挑戰呢?是用消極的態度去發牢騷,去駡政府,希望有人幫自己解決問題,還是用自己的努力用自己的雙手來改變自己的未來?我們這裡有不少在70、80年代的青年朋友,或者他們的父母曾是社會傑出人士,但請問他們的成就靠發牢騷得來的呢?還是靠自身努力得來的呢?
我認爲,年青人不要怕壓力,要勇於面對壓力,不論是生活上還是工作的壓力,更可以說是有壓力才有動力。一切事物是沒有絕對的。澳門快速發展為澳門及澳門居民帶來了很多好的方面,但也一定會有不好的一面,作爲年青人,我們要學會面對生活中的變化,勇於面對各種新挑戰。
澳門自回歸祖國以來,是在“一國兩制” 下實施高度自治,但同時也享受著很多內地給予特區的特別優惠政策,作爲年青人我們應該覺得幸運,我們是生活在這個世紀。上個世紀初,中國是個被八國聯軍入侵,割地賠款,被人看不起的國家,今天的中國則是受全世界矚目的經濟、政治大國。而作爲中華子孫,我們受到全世界人士的尊重。所以身為年青人,我們要認識我們的民族,應繼承中國人自強不息的拼搏精神,不論身在何地,都應相互交流扶持,為中華民族的強大盡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