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青
筆者接受學生獻上的鮮花
澳門小城,繁花似錦。 龍環葡韻的百合花兒正在飄香, 一派喜氣洋洋,看得遊人心花怒放,贊口不絕!
二零零五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北京中南海紫光閣會見澳門特首何厚鏵先生時 表示: 澳門特區將於二零零九學年實行十五年義務教育,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見二零零五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澳門日報) 溫總理的關注和高度評價,實在令澳門人歡欣鼓舞。作為澳門特區的教育工作者,與有榮焉。溫總理所說的,正是澳門特區政府在 《二零零六年度施政報告》提出的 “爭取不遲於2009 /2010 學年 實施高中免費教育, 全面實行十五年免費教育"。
在澳門實行十五年免費義務教育有其深遠意義。首先,它說明特區政府高瞻遠矚,重視教育。 在知識革命、急需和爭奪人才的的年代,教育應該永遠擺在第一位。特區政府抓住經濟騰飛的大好機遇, 把資源投入教育上,在周邊地區基本都還在實施九年義務教育的情況下,率先規劃實施十五年免費義務教育。這不僅對澳門的可持續發展有重要的意義和貢獻,也會為中國的某些城市、鄰近的某些地區提供一些經驗和啟示。
澳門實行十五年免費義務教育,意味著全面地實現普及義務教育,真正落實教育機會均等的理念, 肯定人人平等的人文價值。 從此, 澳門的孩子們都可以完成由幼兒到高中畢業的教育。 至少, 不會有任何人因貧窮、交不起學費而輟學。從而,教育可使更多人改變命運,使更多家庭擺脫困境,使澳門人的生活素質大大提高。
澳門實行十五年免費義務教育,為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過渡提供了條件和更廣闊的空間。金字塔式的應試教育,從小學一年級起, 到小學畢業; 又從初中一年級起到初中畢業;再從高中一年級起到高中畢業, 中間遭受層層淘汰的孩子令人心痛!不知道局限多少孩子的發展,不知使多少兒童失去快樂的童年!也不知扼殺了多少天才!十五年免費義務教育,可以使更多孩子的各方面的天才智慧得以發揮,可以使更多孩子成材,從而為澳門經濟的發展、為澳門的國際化提供人才。
誠然,十五年免費義務教育對對澳門的教育當局、教育工作者和教師都提出更高的要求,從教育政策和策略、行政組織、專業學科、教法教材、到課程設計、教師培訓,學生評估等等,都要認真檢討、策劃、制定和落實。要做好教育改革的各項准備工作,進一步充實、壯大和提高教師隊伍。教書育人,任重而道遠。只要我們有愛心,有誠信, 勇於承擔, 教之以學, 育之以情,就會 “人善天助",創造美好的未來。讓我們展開雙臂, 準備迎接澳門教育的又一個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