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界青年協會與澳門緬華青年會聯合主辦“馬來西亞文化青年交流團”,七月十二至十五日期間,一行十九人前往馬來西亞吉隆坡青年交流、文化探索及認識外交之旅。團長梁兆基表示,是次訪問團有雙重意義:是僑界青年協會與緬華青年會首次聯合主辦,展現僑界青年社團和諧團結和提升了訪問團的代表性;今年適逢中馬建立四十周年,藉着兩國已進入更高層次的夥伴關係,為兩地的青年文化交流開拓了美好的前景。
是次拜訪團行程緊密,先後走訪馬來西亞宗鄉青年聯合總會和客家公會聯合會青年團,更參觀新落成的會館,客家公會由總團長率領屬下青年團及婦女團共卅多人與拜訪團交流。雙方各自介紹兩地的經濟及社會發展狀況;其後再到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馬來西亞大使館,林動領事參贊闡述了中馬建交四十周年的今天,兩國已進入全方位策略夥伴關係,除雙邊貿易數字不斷提升,文化及學術上亦有合作,寄語兩地青年抓住這大時代的機遇多合作、互動交流,合作共贏。
行程還遊覽了茨廠街,這條百年老街曾與吉隆坡一同興盛,卻敵不過時代洪流,一棟棟百年建築逐漸拆遷改建成商業高廈,幸得一位華人電台唱片騎師張吉安被這裡蘊藏的文化深深吸引着,他以一種溫和的街頭藝術手法,喚起民間注意,更籌辦了茨廠家· 鄉音館,它是融匯保存舊有文化、展示、交流、演藝的民辦跨界藝文館,導引傳統與現代的藝文家進駐老 社區。遊歷鄉音館,讓團員深入了解到當地文化發展及民間保育方法,更深深被這位青年華人散發出的正能量而感動。名譽顧問洪金樂總結是次交流團達到預期目的,成功地以僑的關係認識馬來西亞,拓展本澳青年的國際視野和國際關係,最重要是在把當地感受到的正能量,可回澳再傳播開去。
該團成員還有名譽顧問陳振豪,顧問畢志健、翁靄楊,副團長姚嘉聰、黃德來、黃慶添、曾富德、鄭立晶及徐美蓮;團員黎光豪、鄭嘉儀、劉鳳嗚、黃漢民、梁苑莊、施珊雅、 羅亦扉、王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