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澳口岸適度延長通關

201202290101.jpg

 

  劉藝良促中央加大支持拱關擴建

  珠澳口岸適度延長通關

  區域合作,推動澳門經濟多元,通關便利化為重要一環,多年來相關議題亦備受澳區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的高度關注。今年兩會,澳區全國人大代表劉藝良將繼續關注如何提升珠澳間口岸通關能力,當中包括加強支持拱北口岸擴建工程,延長拱北口岸、橫琴口岸通關時間,提高口岸電子化驗證設備效率等。

  劉藝良指出,在《粵澳合作框架協議》中,明確表明要採取多項措施提升珠澳兩地口岸通關能力,達至提升兩地人流、物流的便利性,但過去一年似乎仍未有太大進展。其中,作為珠澳間最重要的拱北口岸,去年通關人次近九千六百萬人次,即日均通關量近廿六萬人次,節假日最高峰更逾三十萬人次,已遠遠超過拱北口岸最初設計的日均十五萬至二十萬通關人流量。因此,拱北口岸已於前年開始擴建,因應人流量急增,原來分兩期的擴建計劃已合二為一,冀一步到位,將通關能力提升至日均五十萬人次,與澳門關閘口岸銜接。然而,由於擴建工程資金未到位,令工程拖延。

  珠海獨力難支

  劉藝良表示,拱北口岸作為國家一類口岸,當地方政府難以獨力支持擴建資金時,廣東省及國家應予支持,因此將會在兩會上提出建議。另外,在加緊拱北口岸擴建工程的同時,目前亦要完善現有出入境大廳、出入境車道的電子通關設備,提升電子通關設備的效率,減少經常出現故障的現狀,達至真正減省人手的目標。

  本澳社會對於拱北口岸實行廿四小時通關仍未有共識,但普遍認同有需要延長通關時間。劉藝良指出,拱北口岸宜由現時早上七時至午夜十二時開放,適當延長至由早上六時至翌日凌晨一時或二時開放。在擴建工程期間,內地邊檢部門應同步擴大人員編制、完善配套設施等,為延長通關創造條件。

  隨着橫琴正有序開發,劉藝良認為橫琴口岸要實現廿四小時通關的目標,仍需要設施建設、擴大人員編制等系列配套。以目前橫琴口岸的實際狀況,有能力將通關時間延長,早上八時實現人、貨統一開放,並延至晚上十時關閉。至於灣仔口岸,則可考慮取消中午一個半小時的休息時間。

  根據《粵澳合作框架協議》,原經拱北口岸的供澳鮮活產品車輛,會轉至經跨工區口岸。劉藝良指出,跨工區口岸要作為供澳鮮活產品車輛通道,必先完善檢驗檢疫的配套設施。

  另外,劉藝良在兩會上會關注落實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實行終身號碼,徹底解決因換證導致號碼改變,造成本澳居民在內地出現種種不便的問題。同時,並會關注如何促進國家旅遊業健康發展,以及規範內地居民往港澳旅遊的管理辦法等。

 

 

其他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