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局將於8月中旬聯合社團在新口岸區合辦集合美食、文創市集的活動,旨在推動新口岸社區經濟多元發展。多位中區社諮委員在議程前發言,圍繞新口岸區商圈活化、分流旅客及完善配套等提出建議。
中區社諮委員劉兆爵表示,特區政府對新口岸區商圈的發展高度重視,旅遊局將於本月中旬與歸僑總會舉辦美食和文創市集,工商業發展基金亦計劃增加6.5億元以支持中小企業轉型,同時,經科局將推出一系列新措施,包括引入國際IP、聯動演唱會的消費券等以鼓勵社區消費,這一系列舉措展示了政府活化該區的決心和持續引流消費等工作的有力部署。
他指,目前來澳旅客主要集中在大三巴和官也街等傳統景點,造成旅遊承載力過大等問題,建議在新口岸區打造具特色的文旅消費新場景,以期望分流旅客、提振社區經濟,助力澳門實現「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新突破:1、探索具「主題性」活動:推動政府與社團和企業合作,合辦社區市集以激活消費;每季度或每月舉辦具主題性的市集,如「廢水節」、「葡撻節」和「豬扒包節」等,展現澳門「無處不旅遊、區區有特色」的新風貌。2、挖掘地標新內涵:深挖「金蓮花廣場」、「觀音蓮花苑」等知名傳統景點,將其結合IP、國潮及沉浸式體驗後重新包裝;通過藝術展和文旅活動,令舊地標成為吸引遊客的新熱點,促進社區經濟發展,培育新消費群體。3、發佈官方推薦旅遊路線:鼓勵可持續旅遊,配合遊客專用免費巴士路線,引流遊客前往社區遊覽,並配合區域主題活動,促進社區的可持續發展。
中區社諮委員梁俊傑建議優化新口岸區配套,包括:研究規劃新口岸區為特色步行街,吸引年輕旅客走進社區;鼓勵合適的餐飲業商戶申請露天茶座准照,引導不同類型商戶轉型發展;完善及優化新口岸社區配套設施,包括研究部分地段增設天幕、合理佈局泊車位、完善出行環境及巴士配套、增設衛生中心、體育運動場地和表演場地等;開展持續長效的社區宣傳推廣,並結合多項特色文旅活動及表演,吸引居民和旅客進入新口岸區,助力當地社區經濟轉型與可持續發展。
來源:濠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