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農聽取僑總最新經援計劃意見

  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3月18日傍晚率轄下部門一眾官員到訪僑總,介紹“2021保就業、穩經濟、顧民生”計劃,並聽取僑界意見和建議。

   

  政府代表在介紹時表示,“保就業、穩經濟、顧民生計劃”分為普惠民生政策和提振經濟政策兩部分,普惠民生部分包括:四月十二日提前發放的現金分享措施、減稅減負措施、職業技能提升措施和澳人食住遊四大項;提振經濟部分包括冀通過促進消費,暢通本澳內循環的電子消費優惠計劃和長者消費優惠計劃。

  提振經濟部分的兩項消費優惠計劃是經過深思熟慮,借鑑內地推行時拉動消費、促進內循環的成功經驗而制定。而且,本澳的移動支付場景不斷擴大,具備政策推行條件。

  整個計劃的初心旨在鼓勵消費、惠商惠民及盤活經濟,達到“保就業、穩經濟、顧民生”的目標。政府希望促消費優惠計劃,能够動員集合更多的力量,以政府送出優惠,以居民提前發放現金分享參與,商家以更實惠的價格,支付機構以更優質的服務面向廣大澳門居民,讓政府、商戶、居民和移動支付機構一起共創本澳的內循環。

  特區政府十分關注社會對消費優惠提出的疑問及意見,連日來拜訪不同社團,進行詳細講解說明,並且收集意見。政府部門會從多方面加強宣傳,不斷推出更多的視頻及圖文包等,以簡明方式介紹有關操作。開通網上專頁,方便市民查詢和了解詳情。實施時會設有機制,通過嚴格稽查,防控有人藉計劃抬高物價。特區政府重視社會的意見,會從優化電子消費優惠券的領取和使用等方面,加以考慮。

  僑總會長劉藝良感謝司長馬不停蹄到訪本澳主要社團,介紹計劃詳情,作了大量釋除坊間疑慮的宣傳工作,並希望僑界社團負責明晰和理解政府推出電子消費優惠計劃後,主動協助政府做好宣傳工作。

  一眾官員會見僑總永遠會長黎振強,會長劉藝良,理事長王彬成,監事長劉雅煌,常務副會長陳健英、陳振豪以及僑總團體會員負責人,雙方互動座談,氣氛熱烈。

        僑總及團體會員負責人陳健英,司徒荻林,廖麗瓊,趙文炎,梁兆基,梁俊傑,姚嘉聰,譚振堅,黎振強,劉雅煌等先後發言表達意見。他們表示,大部份僑界人士讚成政府推出的計劃,認為這是體現澳門邁向城市治理智能化、高水平的計劃。

        他們同時表達了僑界坊間的意見和顧慮,包括:① 宣傳電子消費優惠計劃過程中,絕大部份長者沒有使用電子支付平台的習慣,而且流動電話沒有數據網絡;② 每月600元的消費優惠,需要在15天內使用,容易因忘記而失去優惠,30元消費中可以使用10元的優惠券,涉及相當多計算,長者難以適應;③ 3倍消費,即購買2400元的商品,政府優惠600元,市民支出1800元,但有基層長者本身消費力低,未能盡用其中優惠;④ 居民普遍憂慮相關政策會提高物價,事實在相關措施公佈後,就有商戶調升售價,以迎合政策;⑤ 普遍建議新一輪經援續發消費卡,或參考長者的5000元的扣減機制;⑥ 五月前若實行,必須做好針對不同年齡層的宣導工作,讓居民認識及設立電子支付平台。

  李偉農,楊道匡,戴建業詳盡回應了座談會的意見建議。

        他們表示,疫情來襲,經濟形勢瞬息萬變,縱觀全世界的救市計劃和行動,其中一個亮點,救市不能完全依靠政府,而需要市民團結一心的支持。澳門擁有76萬多實名登記智能支付賬戶,大家行動起來配合和支持政府此次推出的“保就業、穩經濟、顧民生”計劃將達致預期目標。

        陪同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到訪僑總的政府官員包括行政會委員楊道匡,經濟及科技發展局局長戴建業,財政局局長容光亮,旅遊局代局長程衛東,勞工局局長黃志雄,金融管理局委員劉杏娟,司長辦公室顧問羅志輝、蘇崑、尉東君、黃智謙,社工局援助處處長林舜華,經濟財政司高級技術員張海軍。出席座談會的僑總和團體會員負責人還包括陳和標,黃銓昌,葉孝光,劉阿平等。

其他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