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本會常務副會長劉藝良
澳區人大代表忙於“做功課”
澳區三代表關心內地民生
【澳門日報記者黎溢康北京六日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民生政策為人大代表關注熱點。澳區全國人大代表雖然身居境外,但對內地民生事務事事關心,針對人才培養、文化建設以至醫療衛生等問題積極進言。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大力加強文化建設,以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崔世平認為,要提升國人文化修養,必須有完善的文化事業,向人民提供精神文化生活。認同報告中提到免費開放藝術館、圖書館、博物館等設施,提升國人的文化、藝術修養。由於文化設施管理涉及財政問題,推行存在一定困難。當越多人使用時,會增加這類設施的營運成本。希望相關部委能跟進報告提到的要點,讓更多人可以享用各種文化設施。
劉藝良關注報告優先發展教育事業的措施,表示內地教育,中學生上學難一直備受關注。尤其西部偏遠地區,學生因路途太遠無法上學極為普遍,贊同報告提出加快中西部地區初中教育改造和制定師資、校舍標準,但希望能清晰以地方標準還是國家標準作準則。報告明確加強職業教育與教師隊伍建設,認為現時職業教育已非常發達,不少大專院校正向社會招生,但師資、學位、學習等應更規範管理,而且要加強師德教育,提升教師素質,增強他們的使命感及歸屬感,避免教育過於商業化。
梁玉華關注內地醫療改革及民衆“看病難”的問題。報告中明確提到要加快推進醫療事業改革,現時不少醫院制度仍未完善,容易助長醫務人員為追逐利益處方高價藥物或不必要的搭配藥,要求病人接受不必要的檢查項目等。這種情況令患者得不到合適治療,亦加大國家及患者負擔。內地應完善基本藥物制度,減少濫用情況。指出“看病難”主要是醫院候診時間太長,原因是不少病人無論大病、小病均往醫院跑。建議可以將公立醫院技術及服務轉移到民間醫務所,設立“轉診”試點,將病人由醫院分流到其他適當治療的地方,減輕醫院病人擁擠情況,以免病人為看病奔波,讓他們短時間內得到合適的治療。